员工动态

THIS NAME
首页 >> 员工动态 >> 正文

齐义军:坚持系统观念 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3-08-01    作者:     来源:     点击:

来源:《光明日报》(2023年07月25日 06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坚持系统观念,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把握和科学运用,为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协调把握和处理好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1.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9个省区,全长5464公里,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河。黄河流域构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黄淮海平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是农产品主产区,粮食和肉类产量占全国的1/3左右,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基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黄河流域各省区进行考察,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以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推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体现了以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来整体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思维。

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看,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入理解和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立足流域各地区实际,一是实现创新发展,坚持创新创造,提高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水平。二是实现协调发展,三江源、祁连山等生态功能重要的地区,就不宜发展产业经济,主要是保护生态,涵养水源,创造更多生态产品。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粮食主产区要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区域中心城市等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要集约发展,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贫困地区要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三是实现绿色发展,上游流经雪域高原、草场湿地,必须通过自然恢复和实施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强化水源涵养功能。中游流经黄土高原,自北向南穿行晋陕峡谷间,必须突出抓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下游河道多为“地上悬河”,必须推进湿地保护和生态治理,促进黄河下游河道生态功能提升和入海口生态环境改善。四是实现开放发展,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五是实现共享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认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需要立足于全流域和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把黄河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谋划,更好尊重自然规律,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每到一地调研,对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都提出明确要求,给出精准定位。2019年8月在甘肃考察时指出,“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要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2019年9月在河南考察时强调“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把沿黄生态保护好,提升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2020年5月在山西考察时强调“要切实保护好、治理好汾河,再现古晋阳汾河晚渡的美景,让一泓清水入黄河”;2020年6月在宁夏考察时提出“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2021年6月在青海考察时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2021年10月在山东考察时指出,“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要抓紧谋划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科学论证、扎实推进”;2023年5月在陕西考察时要求“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严格执行黄河保护法和相关规划,推进水土流失、荒漠化综合治理,加强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深化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城乡生活污染防治和矿区生态环境整治,守护好黄河母亲河”;2023年6月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以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贺兰山等为重点,全面实施区域性系统治理项目,加快沙化土地治理,保护修复河套平原河湖湿地和天然草原,增强防沙治沙和水源涵养能力”。

从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看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一方面,黄河流域各省区应加强与国家重大战略之间的互动,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内大循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流域各省区应立足当地实际和长远发展规划,加大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等地区协同发展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共促大循环,共谋大发展。另一方面,黄河流域各省区应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更加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在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中强动力、增活力,打开发展新天地”。

2.系统把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要关系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作为系统工程,需要以系统观念准确把握所面临的保护和发展、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协调处理好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准确把握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各省区、各部门协调解决好环境污染问题整治、深度节水控水、生态保护修复等重大难题,抓住水沙关系的“牛鼻子”,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严格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和体制机制。分类培育发展兰白西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关中城市群、晋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胶东半岛城市群等区域城市群,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打造特色优势产业,与乡村振兴实现联动,加快城乡一体化和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全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抓住新一轮能源革命和科技革命带来的良好机遇,在黄河流域布局和发展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型装备制造业,推进新兴产业、清洁能源、绿色农畜产品、生态文化旅游等产业和行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

准确把握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黄河流域各区域应跳出当地,跳出所在省区,跳出流域,站在全国高度认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辩证看待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从黄河流域本身看,上游、中游、下游是局部,黄河流域是全局,必须站在全局高度推进局部治理,协同推进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上游产水区重在维护天然生态系统完整性,一体化保护高原高寒地区独有生态系统,有序实行休养生息制度。要抓好上中游水土流失治理和荒漠化防治,推进流域综合治理。要加强下游河道和滩区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河口三角洲生物多样性。要实施好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程。”从黄河流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全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看,黄河流域各省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局部,全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全局,只有融入全国发展大局,才能更好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各省区应立足自身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明确主攻方向,把握好党中央确定的战略定位,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从生态文明建设看,美丽黄河是局部,美丽中国是全局,美丽黄河建设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地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得好不好,不仅关系美丽黄河的建成,也直接关系美丽中国的实现,必须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大治理。

准确把握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把握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放眼长远认真研究,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黄河流域各省区都应坚持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远目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各省区分阶段实施的一系列相关政策举措,必须既要利当前、也要谋长远,统筹规划、稳步推进。一是切实做好不同时期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工作。当前的重点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和黄河中上游荒漠化治理,持续推进矿区生态修复和重化工业区污染源治理,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最终目标是建成黄河流域绿色生态长廊,形成集青山、绿水、密林、生态田园、碧湖、草原和可控沙地于一体的美丽黄河。二是稳步推进黄河流域产业绿色转型。当前的重点是加快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持续推进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清洁开发与利用,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新材料、新能源、新型装备制造业等绿色产业,形成体现黄河流域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是不断提升黄河流域民生福祉。当前重点是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上中游地区和下游滩区,必须守住脱贫攻坚成果,通过顶层制度设计、产业转型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逐步提升民生福祉,做到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